12月27日,中国网刊发《新利18纪委(监察专员办):紧盯源头防控 抓早抓小“治未病”》一文,聚焦报道集团深化具有新利18特色的纪检监察“三项监督”机制,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生长气氛的经验做法。
原文如下
今年以来,新利18纪委(监察专员办)坚持问题导向,深化具有新利18特色的纪检监察“三项监督”机制,不绝延伸监督触角,连续发力强化监督“治未病”,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生长气氛。
聚焦重大事项决策,关口前移“治未病”
监督于问题未发之时,就是要把监督挺在前,做到关口前移、防患未然。通过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党组织的监督,在集团纪委和二级权属企业纪委逐级设立监督检查组,突出增强对挂钩联系权属企业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特别是“一把手”的监督,实现监督力量自上而下一贯究竟。在日常监督中,聚焦“三重一大”事项决策集会及其他重要集会要害环节进行全程监督,重点关注对与会人员是否遵守民主集中制、是否充分表达意见、是否严格执行“一把手”末位亮相制、是否进行临时动议等,增进重大事项决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,截至目前共列席集会163次,组织开展监督检查21次。
聚焦权力运行历程,用活机制“治未病”
紧盯工程领域等民生领域项目开展监督检查,针对发明的项目招投标评定疏散保存较高廉洁危害问题,通过实时下发监察建议书等方法,推动集团在定标环节形成“评摇结合”步伐进行招标,即:先组织评分排序,再取排名前五名随机摇取中标单位模式,在充分包管招标人择优定标权的同时,又避免精准“内定”,有效防备廉洁危害。截至目前,已将此模式运用于泉州五中海丝校区、乐居和悦安顿房等工程项目招标事情中,从源头上压缩权力寻租空间。
聚焦重点领域整治,惩防并举“治未病”
立足集团主责主业及年度重点事情,紧盯工程建设领域、粮食购销领域、违规经商办企业、私设“小金库”行为、规范企业卖力人履职待遇和业务支出及违规吃喝等群众关注度高、廉洁危害大的重点领域,策划生成5个整治项目,坚持由事及人盯责任、盯作风、盯纪律,联动职能部室集中攻坚,增强相同会商,流通移送渠道,加大案件核办力度;把“当下改”和“恒久立”结合起来,催促权属企业和职能部分找准机制性梗阻、制度性毛病、治理性漏洞,建立一批常态长效事情机制,不绝拓展集中整治结果,推动健全完善《新利18限额以下采购治理步伐(试行)》等7项制度。
扫一扫,关注新利18